最新资讯,及时掌握
前任天堂员工谈NS没有成就系统的原因:不想模仿别人的做法
在现代游戏产业中,成就系统已成为一种几乎标配的功能,无论是Xbox、PlayStation,还是PC游戏平台,成就解锁、奖杯系统都被广泛应用于各类游戏。成就系统为玩家提供了一种额外的激励方式,旨在通过完成特定目标或任务来获得奖励,从而增强玩家的游戏体验。任天堂的Switch(NS)却没有采用类似的成就系统,这一决策一直以来备受玩家和媒体关注。为什么任天堂会做出这样的选择呢?前任任天堂员工的一番话为我们提供了有力的解答。
1. 避免盲目跟风:不想模仿他人
任天堂始终坚持“创新”这一核心理念,而不是盲目跟随市场趋势。当Xbox 360和PlayStation 3推出成就系统后,许多厂商也开始效仿这一做法,认为成就系统能够提升游戏的可玩性和粘性。任天堂的管理层一直认为,成就系统对于游戏的本质体验并没有实质性的提升,反而可能使玩家过于关注外部的奖励,而忽略了游戏本身的乐趣和内在价值。
前任员工指出,任天堂的理念是“让游戏本身更有趣”。与其让玩家因解锁成就而成为一种强迫症,任天堂更愿意通过游戏设计的创新性来吸引玩家。比如,他们更加注重游戏中的情感投入、互动性和探索性,而这些要素往往能够提供更持久的游戏体验,而不是通过短期的“成就达成”来维持玩家的热情。
2. 专注于玩家的自主体验
任天堂的“自由体验”理念是他们做出没有成就系统这一决策的重要原因之一。与传统的成就系统不同,任天堂更愿意让玩家根据个人喜好去享受游戏,而不是依赖于某种外部的目标和奖励。例如,Switch上的《塞尔达传说:荒野之息》和《超级马里奥:奥德赛》这两款游戏,都提供了极高的自由度。玩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探索的路径,而不是按照预设的任务链完成特定目标。
前任员工表示,成就系统往往让玩家感受到一种强迫感,必须按照系统要求去完成一系列任务,这种“任务驱动”可能会破坏游戏原本的自由度和乐趣。而任天堂的目标是让玩家根据自身的节奏来享受游戏的乐趣,无需在外部因素的驱动下去做出选择。这种设计思想强调玩家的自主性和自由探索,最终使得游戏本身的趣味性得以最大化。
3. 注重单机体验而非社交化
近年来,游戏产业逐渐趋向社交化,许多游戏平台都加入了成就系统,并通过排行榜、社交分享等方式来增加玩家的互动。任天堂一直强调“单机体验”的重要性。虽然Switch也支持在线功能,但任天堂并没有将焦点放在社交互动和竞技系统上,而是依然保持着对单人游戏体验的专注。
前任员工提到,任天堂希望玩家能够沉浸在游戏的世界中,享受与游戏内容的直接互动,而非通过与他人的比较来衡量自己的成就。特别是在像《马里奥卡丁车8豪华版》这种类型的游戏中,成就系统并不会影响玩家的乐趣,反而可能让一些玩家感到过度竞争的压力。因此,任天堂认为,成就系统并非必要,反而会分散玩家对游戏本身的关注。
4. 创新和探索性的重要性
任天堂作为一个具有强烈创新精神的公司,始终试图从其他竞争者中脱颖而出,探索独特的游戏设计理念。在没有成就系统的情况下,任天堂能够更加专注于游戏机制、故事情节、艺术风格和玩家体验的独特性。无论是创新性的Joy-Con控制器,还是革命性的“体感游戏”,任天堂始终希望通过不同的方式来吸引玩家,而非通过已经被其他平台普遍采用的成就系统。
前任员工也强调,任天堂在考虑设计时,更加关注玩家在游戏中的“发现”过程,而不是通过一堆虚拟奖项来激励玩家。这种鼓励“发现乐趣”的理念促使任天堂制作出一些经典的游戏,如《动物之森:新 Horizons》和《精灵宝可梦:剑/盾》,它们提供了丰富的探索元素,让玩家可以自由探索、享受成长和进步的过程,而非单纯地通过完成任务来获得成就。
结语
任天堂不设成就系统的决定,体现了其一贯的设计哲学:专注于游戏的本质乐趣,而非依赖外部的奖励机制。通过这种方式,任天堂让玩家能够沉浸在游戏的世界中,享受探索和创意带来的乐趣,而不是仅仅为了满足成就目标而进行游戏。这一策略或许不是每个玩家都能完全认同,但它无疑代表了任天堂始终坚持的“创新”和“玩家至上”的精神。